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曉麗)昨日,廣州市委金融辦聯合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廣東金融監管局等部門,發布《廣州市關于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養老金融十二條”),從十二個方面明確了廣州養老金融發展的重要任務。
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
提升對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金融服務,是“養老金融十二條”的首要任務。其中提出,探索企業年金制度創新發展,支持各類有條件、有意愿的企業盡快建立企業年金,逐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鼓勵金融機構在與個人養老金參加人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
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在去年底人社部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中就有提出,主要是針對當前個人養老金“開戶熱、繳存冷”的問題。
“未來個人養老金可參考企業年金集合計劃的模式,根據個人的年齡階段和風險偏好等綜合評估情況默認投資相匹配的組合計劃。不過,考慮到受托資質和相關制度安排,需要監管部門和有條件的機構共同推進,同時也要做好投資人宣教工作。”該人士表示。
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全覆蓋
“養老金融十二條”還提出,加強與健康、養老照護等服務銜接。支持保險公司設計與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相銜接的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與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持續完善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制度,鼓勵開發符合老年人健康風險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繼續推進養老機構責任保險全覆蓋,支持將家庭養老床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納入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產品。推動人壽保險與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工作。鼓勵圍繞托養照護特殊需要設計信托產品。
記者了解到,廣州相關政府部門已推動開展了“銀齡安康”意外傷害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老年群體專屬或覆蓋老年群體的醫療健康保險,廣東金融監管局率先在轄內保險公司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
“養老金融十二條”還提出,加大養老產業發展融資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實際設立養老金融事業部或專營機構,支持合理融資需求,提供融資融智服務。鼓勵資本實力較強、經營規范的保險公司,穩健有序投資養老機構、康復醫院等,參與發展居家、社區及機構養老服務。
據了解,目前,多家保險公司在廣州投資布局養老服務產業,構建“保險+養老+醫療”生態。
(編輯: 廣州網 龍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