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的6月10日,毛澤東同志揮毫寫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也掀起了全國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高潮;73年后的同一天,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十五運會競體賽首個項目女足U16決賽。
綠茵場上,一群平均年齡不滿16歲的運動健兒們青春飛揚、激情洋溢。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基層體育的蓬勃生機,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實踐。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73年,彈指一揮間。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百廢待興,人均預期壽命和國民健康水平低下,急需大批體質健康、充滿活力的建設者、勞動者和國家安全的保衛者。“增強人民體質”,既是國民健康的迫切需求,也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今,中國已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全民健身已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體育場館遍布城鄉,青少年體育朝氣蓬勃,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從群眾基礎深厚的“三大球”,到攀巖、滑板、飛盤、滑雪等新興項目,豐富多元的運動場景,吸引著越來越多追求健康和快樂的參與者。各地抓住全民體育發展的契機,將體育與文化活動、城市品牌相結合,玩出各種新花樣。比如,廣東端午的龍舟競渡火爆全網,“村超”“蘇超”成為現象級的群眾體育賽事。群眾參與越廣泛,體育事業的發展動力也更足。
今天舉行的女足U16決賽,是十五運會競體賽的首個決賽項目。全運會不僅是國家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面展示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引擎。事實上,第一屆全運會的口號就是“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此后全運會更提出“全民全運”“共享全運”等口號。透過全運會這扇窗,我們可以觸摸體育事業發展的強勁脈動,也可以感受到全民健身帶來的勃勃生機。
廣州體育文化積淀厚重,群眾體育氛圍濃厚,曾成功舉辦過六運會、九運會。賽事的舉辦不僅讓廣州的體育運動氛圍日益濃厚,更邁開了城市發展的全新步伐。如今,乘十五運會東風,廣州體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也書寫出體育惠民的新篇章。從賽事場館的改造設計更注重賽后向市民開放,從增設19個群眾比賽項目到舞龍舞獅、太極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演項目,從社區健身跑、鄉村籃球賽到校園足球節,十五運會正以“主會場+分會場”“賽事+活動”的立體模式,讓“全運惠民”從口號變為可觸可感的民生福祉。通過體育賽事的帶動,全民健身活動得以廣泛開展,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素養不斷提升。
“鍛”造體育強國,“煉”就健康中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回聲嘹亮,不僅是歷史的足音,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期待以十五運會為契機,繼續弘揚體育精神,推動全民健身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譜寫全民健康新篇章。
(編輯: 吳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