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盧夢謙 通訊員穗市監(jiān))今年“6·18”大促已提前啟動,您是否擔心,“早買吃虧,晚買缺貨”?近日,廣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廣州市消委會聯合發(fā)布消費提示。
理性規(guī)劃購物清單,警惕“數學陷阱”。面對促銷規(guī)則,建議下單前列好購物清單,設置預算上限。建議善用比價工具,使用第三方比價軟件查詢商品半年內價格走勢。細看預售條款,關注預售商品是否支持隨時退定金,警惕“尾款漲價”等問題。按需計算囤貨量,日用品囤貨建議不超過3個月用量,注意商品保質期。
面對直播帶貨需謹慎,莫被“氣氛組”帶節(jié)奏。直播購物已成為不少消費者的日常,但需警惕虛假宣傳、質量差等問題。建議核查資質口碑,優(yōu)先選擇品牌官方直播間或口碑、售后有保障的主播。不輕信營銷話術,查驗主播公示的產品檢測報告或授權,小心“保證功效”等話術。全程錄屏取證,重點記錄主播對商品價格、功效、促銷規(guī)則的承諾,保留聊天記錄、訂單截圖、支付憑證等證據。
“電商專供”需甄別品質差異藏玄機。“電商專供”商品原本通過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等提供實惠,但個別商家容易“搞小動作”,消費者記得仔細甄別。建議優(yōu)選官方渠道,優(yōu)先在品牌官網、旗艦店或授權店鋪購買,留意是否標明“電商專供”信息;發(fā)現價格低于市場常規(guī)款時主動咨詢。對比商品型號,比較線上線下同款商品的完整型號(電商專供款常以字母或后綴區(qū)分),逐一檢查核心參數(如材質厚度等)。綜合線上線下信息,購買單價較高商品前,可先到實體店體驗同系列商品,咨詢功能特性等信息,并綜合考量線上渠道價格與用戶評價。
保價期限需留意降價證據要存齊。“6·18”期間許多平臺和商家推出保價服務,建議下單前,仔細閱讀保價規(guī)則,并在保價期內定期核對。建議確認保價覆蓋范圍,留意是否有“僅限同一店鋪同規(guī)格商品”等條款。留存價格變動證據,截屏保存商品頁面標價及促銷信息(含日期)。注意保價申請時效,部分商家要求在價差產生后一定時間內主動申請,建議設置截止日期提醒。
以舊換新“五步走”
提前查詢:進入云閃付APP或微信“粵煥新”小程序,查詢可享補貼品類,確認補貼金額及使用規(guī)則,提前領取補貼資格。
明確流程:下單時明確是“先回收舊貨、再配送新貨”,還是“回收舊貨的同時配送新貨”。
優(yōu)選渠道:線上回收時,優(yōu)選平臺官方合作的回收商家,留存估價標準和溝通記錄。
保護隱私:處理手機、電腦等商品時,務必進行格式化處理或恢復出廠設置。
仔細驗收:收貨時核對商品的生產日期、合格證、保修卡等憑證,確認售后保障范圍,現場測試基礎功能。
(編輯: 吳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