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曉麗
“以前給在香港讀書的孩子匯款時,匯出后往往要等好幾個小時才能到賬。今天得知跨境支付通推出的消息,趕緊過來咨詢并現場嘗鮮了一筆轉賬,結果秒到賬,而且境內匯出人民幣,香港可收人民幣或港幣,太便捷了!”6月22日上午,在建行廣州分行網點內,市民王小姐對跨境支付通業務稱贊道。
當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線,標志著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已實現互聯互通,今后兩地居民可實時辦理跨境匯款。
首批參與跨境支付通機構共12家
現有傳統跨境匯款一般需要兩三個小時到48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到賬。與傳統跨境匯款相比,跨境支付通具有實時到賬、價格優惠、操作便利等優勢。兩地居民只需在手機銀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塊,輸入電話號碼或組合輸入戶名和收款賬號便可進行跨境匯款,同時還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到賬幣種為人民幣或港幣。
以工商銀行為例,記者親測發現,在手機銀行首頁搜索“跨境匯款”,然后點擊進入跨境支付通界面,填寫收款賬號或者收款人手機號即可實時辦理至香港地區試點銀行的跨境匯款,實時到賬。
中國銀行表示,跨境支付通主要應用于三類跨境匯款業務場景:一是境內居民個人匯出至香港地區銀行賬戶的“南向便利化匯款業務”,可選擇人民幣匯出、人民幣或港幣到賬。二是香港居民個人匯入至內地銀行賬戶的“北向便利化匯款業務”,可選擇港幣或人民幣發起、人民幣到賬。三是個人與機構間的“雙向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如留學繳費、公共事業繳費、就醫、薪資和補貼發放等,可選擇雙邊本幣或雙邊人民幣匯款。
當前,首批參與跨境支付通的機構共12家,其中內地機構包括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香港機構包括中銀香港、東亞銀行、建銀亞洲、恒生銀行、匯豐香港、工銀亞洲,后續將逐步擴大參與范圍。
南向便利化匯款業務支持持有中國境內居民身份證、軍人身份證件和武裝警察身份證件的境內居民辦理,北向便利化匯款業務支持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辦理。
有試點機構披露業務布局時間表。農業銀行6月22日在深圳啟動試點,7月拓展至廣東、海南,后續陸續推向全國。建設銀行表示,6月22日起,跨境支付通先在廣東、海南試點,后續推廣至全國。另記者查詢發現,在廣州,工行、中行的手機銀行均可使用跨境支付通。
內地銀行匯款單筆限額1萬元以內
與現有傳統跨境匯款相比,跨境支付通具有實時到賬、價格優惠、操作便利等優勢。值得強調的是,與香港間的跨境支付通堅持小額便民定位,匯出人民幣金額需要占用個人年度便利化購匯額度。此外,多家銀行對“跨境支付通”匯款設有額度限制:內地多家銀行表示,該業務渠道支持辦理向香港地區的單筆1萬元人民幣以內的便利化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而香港地區銀行則多是每人每日上限1萬港元,每人每年上限20萬港元(以每家參與機構計算)。
同時,兩地試點機構在服務時間存在差異。工行、建行等內地多家銀行服務時間為每日7時至23時左右,而香港至內地匯款支持24小時全天候服務。
記者還留意到,試點期間,包括建行、農行、交行、恒生銀行、工銀亞洲、建銀亞洲等多家試點機構紛紛宣布暫免手續費。
建銀亞洲與匯豐香港更推出轉賬獎賞活動。如6月22日至8月31日間,建銀亞洲客戶設定建銀亞洲為轉數快預設收款銀行,完成單筆1000港元/人民幣或以上的轉數快轉賬,或可獲100港元轉數快現金獎勵。
(編輯: 廣州網 龍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