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隊在十五運會群眾足球五人制男子乙組決賽中勇奪冠軍。(廣東省足協供圖)
群眾足球五人制男子乙組收官
勁!廣東足球第四金到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喆)6月29日下午,十五運會群眾足球五人制男子乙組決賽在梅縣區文體中心上演。廣東隊以2比0擊敗四川隊勇奪冠軍,這也是廣東男足在本屆全運會群眾項目獲得的第四枚金牌。
本次全運會群眾足球比賽,廣東隊首次實現12個子項“全項參賽”。其中五人制男子乙組,廣東隊由廣汽集團組隊代表出戰,他們在上屆全運會獲得亞軍,是本屆賽事該項目的奪冠熱門球隊之一。
廣東隊助理教練楊熙昌表示,為備戰本次全運會,廣東隊進行了兩三個月的艱苦備戰,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都很強。在小組賽階段,廣東隊曾爆冷輸給過新疆隊,但全隊并沒有因此受到打擊,反而堅定了后面比賽的信心。
決賽對四川隊一戰,廣東隊明顯占據優勢,上半場連進兩球,最終鎖定勝局順利拿下金牌。在目前已經結束的十五運群眾足球比賽9個子項比賽中,廣東隊獲得4枚金牌,分別是七人制男子甲組、男子老將組和五人制男子甲組、男子乙組。另外,廣東隊還在七人制女子老將組獲得季軍,七人制女子組獲得第五名,五人制女子老將組獲得第六名,七人制男子乙組獲得第七名。
廣東隊取得如此全面優異的成績,不僅實現了廣東省足協賽前制定的“整體成績超越上屆”的目標,而且成為本屆全運會目前群眾足球的“金牌之王”。
接下來,五人制男子老將組馬上在梅州開賽,廣東隊依然有望沖擊金牌。而沙灘足球男、女子組比賽將于8月上旬在陽江開賽,由中山大學在校學生組建的廣東男子沙灘足球男、女子隊均擁有不錯的實力,他們首次參加全運會也體現出廣東足球近年來體教融合模式發展的力度。
十五運男排測試賽順利結束。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敏 攝
男排測試賽收官
勇!廣東U20男排奪冠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楊敏)昨天下午,十五運會排球項目男子20歲以下組(U20)、男子18歲以下組(U18)測試賽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結束。來自廣東、香港、澳門的六支隊伍合共105名運動員經過為期五天共15場比賽的角逐,廣東U20男排勇奪冠軍,華南師范大學男排、廣東U18男排分獲第二名和第三名。
十五運會排球項目將決出8枚金牌,其中,男子U20、男子U18比賽在廣州舉行。11月1日至12日,男子U20排球比賽將在廣州體育學院亞運籃球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舉行。11月5日至16日,男子U18排球比賽將在廣州體育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舉行。本次測試賽于6月25日至29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體育館、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舉行,邀請了廣東U18男排、廣東U20男排、華南師范大學男排、香港青年男排、香港少年男排、澳門U20男排參賽。
廣東U20男排主教練梁震輝表示,這次測試賽很有意義,為大家提供與港澳隊伍切磋的機會,檢查成效、查找差距。港澳隊伍頑強拼搏的精神和靈活多變的技戰術,為隊伍備戰十五運會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良好的借鑒。
香港男排總教練陳剛曾經擔任八一男排主教練。他認為,這次全運會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意義重大,在發展競技體育方面,香港和內地可以交流互鑒、共同提高,同時借助十五運會契機,推動香港排球運動發展進步。
澳門男子U20排球隊主教練吳偉強曾經是專業排球運動員,參加過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澳門隊隊員都是業余愛好者,通過聯賽篩選精英、組建隊伍。他表示,這次測試賽,香港隊的傳球、防守、戰術調配可圈可點,廣東運動員身體優勢強、體力好、耐力強,澳門隊在切磋競技、觀摩學習中獲益良多。
《人生能有幾回搏》劇照。(主辦方供圖)
原創舞劇取材自中國首位世界冠軍容國團的乒壇奪冠傳奇經歷
颯!《人生能有幾回搏》公演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楊敏)6月27日至29日,由廣州體育學院師生團隊原創的當代舞劇《人生能有幾回搏》在廣州市文化館首演。全劇取材自中國首位世界冠軍容國團的乒壇奪冠傳奇經歷。容國團那句“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化為舞劇最扣人心弦的精神內核與激昂韻律。昨晚是全運會參賽運動員專場,來自武術、足球、攀巖、拳擊、跆拳道等項目的廣東運動員獲邀觀看。在演出的最后部分,包括武術世界冠軍盧向成在內的八位運動員代表上臺,與演員團隊一起朗誦《體育精神傳承倡議》。
容國團,1937年出生于中國香港,是新中國第一位世界冠軍。他在廣州體育學院工作和學習,1959年,他在第25屆世乒賽上勇奪男單冠軍,實現中國體育運動在世界比賽中“零”的突破。1961年,他以一聲“搏”的吶喊,助力中國乒乓球男隊奪得世乒賽男團冠軍。1965年,他帶領中國乒乓球女隊首捧世乒賽女團冠軍考比倫杯。容國團先后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他的一生是愛國與拼搏的一生,其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縮影。
《人生能有幾回搏》是全國首部體育主題舞劇,該舞劇從導演、編劇、編導、作曲到執行統籌、宣傳推廣等工作,均由廣州體育學院教師團隊承擔,體育藝術學院大一到大四的百余名學子出演,專業涵蓋舞蹈學、啦啦操、健美操、藝術體操、體育舞蹈、流行舞蹈及運動訓練等七個專項。師生團隊通過精湛的舞蹈編排和動人的音樂旋律,把容國團的拼搏奮斗故事與拳拳赤子之心熔鑄于舞臺演繹之中,并以精妙絕倫的肢體敘事,把容國團訓練場上的汗水、賽場上的孤勇、勝利時的狂喜與深埋心底的家國情懷,編織成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生命畫卷。舞者軀體的每一次騰躍、伸展與凝定,恰如其分地展現競技場上電光石火般的爆發、絕處逢生的堅韌和百折不撓的意志,體現創編團隊從對“更快、更高、更強”外在極致的仰望,轉向對“更美、更哲學、更共情”的生命內在宇宙的深度勘探。
(編輯: 吳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