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激情,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臀av一区二区,欧美24videosex性欧美

主辦: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廣州大事記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章程、吳城華

文明為魂,方立千年之城。廣州,擁有2000多年建城史,在千年傳承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文明內涵,歷久彌新的老城市新活力不斷綻放,高質量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均衡發展。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廣州作為優秀城市代表參會,捧回多項榮譽——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9個全國文明村鎮、28家全國文明單位、4戶全國文明家庭、4所全國文明校園,1人當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1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數量均穩居全國前列。

近日,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何鏡堂從北京返穗。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一直以來,廣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牽引性工程,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努力繪就一幅城美鄉興、人善景秀的全域文明畫卷,為奮力譜寫廣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堅定理想信念 筑牢精神之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廣州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鞏固和發展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立體宣講強根基——遍布羊城大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廣大群眾強思想增本領“充電”的好去處。廣大黨員干部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領導干部講政策、專家學者講理論、學校教師講思政、基層百姓講故事……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宣講“聲”入人心,升騰起整座城市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十分生動的,學習也應該是生動的。廣州充分發揮“百姓名嘴”、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鄉土文化人才作用,形成“理響白云”“越學·思踐”“埔公英”等一批宣講品牌,通過接地氣、有生氣、富有吸引力的大眾話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高校學者、黨員干部等紛紛走進城鄉基層社區深入淺出講述鄉村振興生動實踐。在增城區,一場場村歌故事會通過鄉音鄉情唱響大道理,涵養鄉村文明風尚。在花都區梯面鎮,“客家嫂”文藝隊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全會精神跟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內容改編成本地山歌。

紅色傳承育新人——活化利用黃埔軍校、農講所等21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打造“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推出“沉浸式黨課”“紅色故事匯”等特色項目,開展“英雄花開英雄城”系列活動,厚植群眾愛國情懷。增城區大埔圍村修繕革命烈士紀念碑,建起東江縱隊抗日歷史陳列館等,吸引全市黨員干部前來參觀研學,獲評“全國文明村”等7個國家級榮譽,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深化全域創建 繪就幸福底色

廣州堅持創建為民、改進創新、常態長效、共建共享,將文明建設與城市治理深度結合,努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向“城市文明建設”轉變。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廣州積極響應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實施文明城市創建常態化長效化三年行動計劃,深化推進“市場及周邊整治”“共享單車管理”“生活垃圾處理”等重點創建工作,實施專項整治,加強宣傳引導,不斷美化城市市容市貌。推進城市交通路口、主次干道周邊等重點區域環境品質提升,把文明創建工作做成為民利民惠民的好事實事。荔灣區厚福社區“墻體彩繪扮靚老社區”、白云區白云湖街“臟亂水塘化身亮麗公園”、黃埔區云埔街“打造家門口的兒童友好社區”等一批民生實事改造范例成為創建典型。創新基層治理,推動數字賦能文明創建,將全市視頻監控、媒體報道、12345熱線投訴等數據資源進行體系化整合,通過AI分析和大數據計算,構建起部門監管、媒體監督、群眾參與“三位一體”的無感化創建監測分析體系。截至目前,共收到市民訴求49216件,已辦結48695件,辦結率達99%,不斷增強群眾在創建工作中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漫步于羊城村間田野、鄉里院落,和美鄉風映入眼簾。廣州深入實施鄉風文明建設工程,結合“百千萬工程”要求,大力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七大行動”,目前,廣州共建成21個全國文明村鎮。村莊清潔行動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數量超100萬噸,1130個行政村獲評省、市衛生村,覆蓋率達99%。農房風貌品質提升行動打造獨具嶺南特色的農房風貌提升示范片區。花都區塱頭村引入社會公益慈善組織打造文化新地標“春陽臺”,實施古村“老屋喚醒計劃”,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風貌。鄉村文化和旅游行動通過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5個,增城區正果鎮、南沙區欖核鎮等6個獨具嶺南風格的文旅融合特色村鎮。移風易俗治理行動充分發揮“一約四會”和積分制的作用,讓道德教化成為移風易俗的有力支撐。廣州“小紅包、好意頭”隨禮習俗在2025年春節火爆朋友圈。農村交通優化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美麗農村路”等建設,提高全市交通運輸均衡性和普惠性。綠美鄉村行動通過開展造林綠化、撫育管護、志愿服務等活動,新增鄉村“四旁五邊”綠化1.2萬畝,從化區、增城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可以說,一個個綜合整治的“小切口”帶動了農村精神風貌的“大變化”。

塱頭村實施古村“老屋喚醒計劃”,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風貌。(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子良 攝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廣州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理念,推動全域文明創建走深走實,讓文明之風逐漸深入人心,讓文明之花越開越艷。

拓展文明實踐 展示城市風采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它的基礎設施、自然環境,更體現在市民素質、文明風尚。對廣州而言,提升城市文明既是一場對城市綜合實力、內在魅力和人文素養的“大考”,也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務實之舉。

廣州目前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157個,實現各區、鎮街、村社文明實踐三級陣地建設100%覆蓋,精心打造1個示范中心、11個示范所和55個示范站。在實現全覆蓋基礎上,指導文明單位、高校、企業等行業單位做好文明實踐特色陣地建設,建成郵政、氣象、電力等特色實踐陣地229個,構筑起“全市覆蓋、出戶可及、群眾便利”的文明實踐陣地網格。高標準建成“嶺南書院?隔山書院”,打造成為文明實踐的前沿陣地、文脈傳承的核心高地、文化交流的示范平臺和新人培育的重要載體。

2024年以來,廣州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百千萬工程”、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文明鄉風建設等主題,推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原創推文,策劃執行“激情十五運活力大灣區文明伴我行”“你好2024,帶著文明出發吧!”“愛滿七夕·文明傳家”等文明實踐活動。

2025年,廣州圍繞文明交通、文明服務、文明禮儀、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觀賽、生態環保、文化體育八個主題,舉辦“迎全運講文明樹新風”百場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塑造城市文明新風尚,營造迎接全運、參與全運、共享全運的濃厚氛圍。

廣州市“迎全運講文明樹新風”百場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文明實踐繪新景,服務心動暖人心。廣州創新實施“文明實踐種志計劃”品牌項目,旨在以社會化、專業化方式扶持培育優秀示范項目,扎根服務基層一線。目前,成功孵化“周末音樂會”“市民文化夜校”“銀齡科普講堂”等一批精品項目,實現以財政小資金撬動社會大資源。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需要協同發力,久久為功。在“走出去”的同時,廣州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還積極與全市文明單位開展結對共建,積極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目前,廣州已全面推動18家全國文明單位、17家省級文明單位、186家市級文明單位與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結對共建,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文明單位結對共建100%覆蓋,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扎實推進文明實踐工作提質增效。

在林則徐紀念園內,以“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為主題的景觀小品吸引市民觀看。(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侯翔宇 通訊員穗文明 攝

放眼羊城大地,一幅幅詮釋文明的動人畫卷,印證著高質量發展的成色,不斷擦亮著精神文明建設和文明廣州創建的底色,也讓文明廣州流光溢彩、充滿活力。

弘揚時代新風 潤澤文明沃土

文明如水,浸潤無聲;新風似炬,照亮全城。近年來,廣州不斷深入探索,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深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發掘推薦和學習宣傳,建立常態化發掘機制,拓寬線上線下宣傳渠道,在市屬媒體開設專版專欄廣泛宣傳模范好人事跡,在文化場館設置道德模范專題展覽,在公園景區建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主題景觀小品,廣州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積極傳播真善美、弘揚正能量,讓爭當好人在羊城蔚然成風。今年5月23日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何鏡堂教授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何淑娟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截至目前,廣州共培育選樹各級道德模范190人,其中全國道德模范7人,廣東省道德模范26人,廣州市道德模范157人;推薦評議各級“身邊好人”2584人,其中“中國好人”190人,“廣東好人”417人,“廣州好人”1977人,羊城大地上,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正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公民道德的內涵,引領著社會道德的風向,也給文明社會不斷增加了溫度。

——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高質量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落地落實、出新出彩。廣泛組織“新時代好少年”選樹,發布“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截至目前,廣州共有全國“新時代好少年”3人,廣東“新時代好少年”28人,廣州“新時代好少年”142人。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實踐活動,建設覆蓋全市涉農區域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實施鄉村未成年人文明培育“七彩行動”。持續開展廣府童謠征集傳唱活動,原創作品多年位居嶺南童謠作品之首,成功將荔灣區多寶街打造成為童謠街區。持續辦好網絡家長學校,打造“羊城父母學堂”品牌陣地。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家風主題活動,發布廣州市家教家風實踐基地,用文明家風彰顯廣州“家”力量,引領廣大市民爭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實踐者、傳播者。從煙火繚繞到花香彌漫,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綠色低碳祭掃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從固守舊俗到擁抱創新、移風易俗理念正漸入人心,文明祭祀、厚養薄葬等文明新風在廣州越來越受歡迎。

——健全誠信宣傳教育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廣州文明同行”學習宣傳活動,擦亮“誠信廣州”形象。圍繞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群眾性文化活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系列活動,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統籌開展文明旅游行動,做好正面引導和反面曝光,推動文明旅游深入人心。深化實施文明餐桌主題宣傳,提倡光盤行動,反對“舌尖浪費”,崇尚勤儉節約,讓中華傳統美德在新時代續寫新篇。

近悅遠來風物新,最是文明潤人心。回望來時路,廣州精神文明建設步履鏗鏘,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中華民族的精神之光競相閃耀;眺望未來征途,在羊城大地上,精神文明建設必將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以文明之筆描繪的幸福長卷必將更加光彩奪目。

數說

廣州文明答卷

花城廣場中軸線。(資料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廣州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9個全國文明村鎮、28家全國文明單位、4戶全國文明家庭、4所全國文明校園,1人當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1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數量均穩居全國前列。

目前,廣州共建成21個全國文明村鎮。村莊清潔行動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數量超100萬噸,1130個行政村獲評省、市衛生村,覆蓋率達99%。

廣州目前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3157個,實現各區、鎮街、村社文明實踐三級陣地建設100%覆蓋,精心打造1個示范中心、11個示范所和55個示范站。

截至目前,廣州共培育選樹各級道德模范190人,其中全國道德模范7人,廣東省道德模范26人,廣州市道德模范157人;推薦評議各級“身邊好人”2584人。

全市視頻監控、媒體報道、12345熱線投訴等數據資源體系化整合,截至目前,共收到市民訴求49216件,已辦結48695件,辦結率達99%。

活化利用黃埔軍校、農講所等21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打造“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推出“沉浸式黨課”“紅色故事匯”等特色項目,開展“英雄花開英雄城”系列活動,厚植群眾愛國情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西藏| 阿鲁科尔沁旗| 林州市| 交口县| 余姚市| 盐城市| 宜阳县| 瑞昌市| 巢湖市| 兴城市| 迁安市| 大荔县| 泰安市| 五常市| 沿河| 贺州市| 天长市| 定西市| 东源县| 赞皇县| 和平县| 普兰县| 泗洪县| 玉溪市| 鲜城| 汉阴县| 铁岭市| 武平县| 宣恩县| 刚察县| 璧山县| 改则县| 广汉市| 南华县| 镇远县| 南岸区| 长治市| 南木林县| 屯留县| 宜城市|